已经9102年了,过年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一次迁徙活动,科技进步了反而人类的生活习惯却退化到了和候鸟一样。
没有春晚的那些“年”
没有春晚的那些年,也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年代。那时候人们还生活在家的周边,大部分人生活在周边的30公里范围内,对于回家过年这件重要的事情比较容易做到。年轻人要根据老人教导的当地习俗去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办年货、扫尘、贴年红、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岁、拜年、舞龙舞狮、拜神祭祖、烧炮竹、烧烟花、掼春盛、年例、祈福、逛庙会、上灯酒、赏花灯等习俗。
进入腊月之后就要开始琢磨买什么年货了,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去考虑买不同的年货,但有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对联、糖果、干果、烟酒茶等影响门面问题的物品。需要购买的年货基本会在小年前置办齐,还有一些自己动手去做的年货会在小年后一家人一起动手。
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要吃一顿饺子跟自己宣布要过年了。
二十四扫房子,不论南北方都是一样的习俗,要把这一年的不好的东西全部扫走,来年有个好彩头。
直到三十的前一天,都是准备过年食材的日子,荤的、素的、炸的、炖的全都要有,而且要做的精致好吃,把以前舍不得吃的舍不得买的全都置办齐。仿佛一年里所有的口腹都要积攒在这几天,码齐了、整利索了、心里一样一样念叨了、一样一样过手了,才算是不辜负三百六十几天里的期盼。
年三十的活动最多,首先要贴春联营造出过年的喜庆气氛,贴门神贴窗花贴福字讨吉利。还要去祭祖,让自己谨记不能忘记先祖。从三十开始要放炮,而且每顿饭前要放炮。天黑后要把所有的房子里都点上灯,直到初一天亮。三十的重头戏就是年夜饭了,不仅菜品要多而且每样菜都要有不同的寓意,长辈要给孩子压岁钱,希望明年有个好的开始,吃完饭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守岁。
年初一要拜太岁吃斋饭,之后一直到十五的元宵节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活动。
现在的那些“年”
二十九下班,放假
三十中午,到家
三十晚上,看春晚
春晚结束,年夜饭
吃完饭,睡觉
大年初一,拜大年
大年初二,走亲戚
大年初三,小学同学聚会
大年初四,高中同学聚会
大年初五,歇一天
大年初六,赶火车
大年初七,想家,节后综合症
反思,为什么过年没意思了
首先从起点就有问题,因为我们到了三十才放假而不是腊月二十三就开始放。因此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准备,然而过年的节日还存在因此就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形式和时间点不被重视,同时产生了商业上的服务。我们什么都能买了,而且我们能买的起了。说句矫情点的,帝都气派、魔都繁华、妖都温柔,却都不是故乡。过了腊月二十三还在北上广深以及各种省会的我们,已然忘却了“
忙年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而所谓的归乡心切,也在或近或远的奔波中消失殆尽。
因为有了电视机有了春晚,本来应该聚集起来的人群却被分散了,从此过年从一个群体的活动演变成了个体的活动。处在一个被营造的热闹的氛围中,每一个个体却是独立的,没有形成群体,会感受到更加的孤单。
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许没有什么食物是非要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的,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年的期待,但这是小孩子才应该考虑的事情。作为成年人其实你失去的是参与劳动和一家人一起做事的乐趣,然而是什么原因让你失去的呢,也许是你从来就没有参与过劳动也没有感受过一家人一起协作的快乐,因为你生活在这个家庭的最顶端。
以前的习俗和习惯我们不需要终守了或者被简化了,问题在于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这一代被长辈要求的太少。好比小时候吃饭用筷子要标准,不然就会被手上抽一筷子,吃饭中途放筷子也要有规矩放错了碗就被收走了要也要不回来。现在哪还有为孩子保持习惯性的规矩而坚持的家长,只要不犯法啥都可以干。其实不让犯法只是因为法律能管得了,否则犯法的事儿也能被鼓励。
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不要简单的只是喝水要用水杯喝茶要用茶杯这么简单。过年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年也有一些仪式感。
小王子说过,所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在旧时,腊月里人都会折一只梅花回家,插在花瓶里做清供,珍惜的就是这一点点不同之处。而今,电视里到处是一片红火和祥和,到处讲话的那几个,没有一个是心忧炭贱愿天寒的人。是了,就是一些运营大牛嘴里的“同质化”。
最后,莫名想到了某奶粉的广告词“因珍惜而珍贵”,过年如此,生活更是如此。